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边教边想-----教育随想录

更新时间:2018-08-09 10:47:02点击次数:2180次字号:T|T
探寻教育的本质,追问教育的价值


边教边想-----教育随想录

探寻教育的本质,追问教育的价值


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成为学校工作的核心问题。


不喜欢读书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学生。


创造机会营造读书氛围,要把办公室变成阅览室。


设立教师论坛,说说自己的教育故事,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总结自己的成长历程,交流反思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


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君子当日三省吾身”。传统的“技术性”教师大多缺乏对教育过程的研究和反思,因而在教学行为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反思能助教师化蛹成蝶。



校长要有“教育梦”,要让每个师生都拥有成功的梦想。

校长要有“问题意识”:一是学校发展的问题,这里的应眼于决策力和执行力。二是教师发展的问题,这里既可以通过行政干预教师的思想行为,也可以通过创立氛围引导其发展。三是学生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智慧,拓展潜能。


教师的幸福感是校长的使命。


校长做什么?校长关心的两个最重大的问题是什么?

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教师待遇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道路上来。”

校本教研目的,是为了不让一个教师掉队,不让一个班级掉队。


灵隐寺里的名言: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朱永新:我心中理想的校长,应是一个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领导。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于无画处观景;中国话的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于无声处听音。留白,是美术理论,绘画构图时的布局。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即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回味、交流、表达以及归纳总结等。


一言堂、满堂灌式的生态:教师很忙碌、学生很悠闲,大脑不思考。

我们的课堂,有时似乎课堂气氛也很好,但多数是同声应答,是非对错或填空式的简单回答,缺乏学生安静思考的氛围。


翔宇学校高二时语文就做综合训练题,从泰兴实验初中的考卷也可看出,一直用知识滚雪球的方式进行教学和考试,初三试卷中经常出现初二的知识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较强,而我们的教学中往往讲一段考一段,孤立、单一,知识的体系性、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不高。


关于初一数学的倾向性薄弱环节如何重视的问题:一是学生计算不过关,可通过专项训练、计算竞赛等方式巩固;二是审题马虎,可经常进行专项训练;三是基本概念、基本例题掌握不好,可通过设计概念理解运用题、例题变题等来强化训练。至于拔尖学生的拓展提高,则需另外安排提优补课。


数学备课中如何设置问题链:

什么是问题链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链

所谓问题主线


学习洋思和杜郎口总结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环节---“暴露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口答、板演、当堂训练等,让学生充分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时是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设置陷阱,让学生在粗心和大意中遭遇挫折、吸取教训、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能力。


对于课堂滥用课件,可以形容为:“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春色”。


阅读提升少年儿童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升想象力的最好途径就是阅读。通过阅读可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从而才有可能具备丰富的想象力。

少年儿童时期的经典儿童文学阅读是美好人性、审美情感、性格塑造、人生体验的起点,在充满好奇、探索、发现与体验的经典阅读中,孩子能接收到潜移默化的、无穷无尽的滋养,体悟到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什么事勇气,什么是忧伤。童年时期还应该阅读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惊险小说等,因为其中包含着中国孩子说缺少的理性思维以及最重要的营养---海阔天空的想象力。



对于如何培养一流人才,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认为,首先,流人才主要不是课堂里教出来的,关键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包括小环境和大环境);其次,一流创新人才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现在我们的学生最缺是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因材施教,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去主动学习。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应当是以学启其智,以德导其行,以爱润其心,以动健其体,以静养其神。以劳强其能,以美修其身,以群广其志,以信立其诚。惟其如此,才能让学习者能过通过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公民。

为生活而学习。


网传《作业歌》: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作业滚滚来。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在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下写作业。


名人名言---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毕达哥拉斯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园,在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不是天生就有的,诵读吟咏是感悟积累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能直接感受到语言的节奏,领略语言的优美和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大多数能说出课文中的优美的语言片段,甚至会不由自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品质,需要从孩子的童年开始,从孩子的父母做起,从孩子的启蒙老师做起。

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可以带动一个阅读的家庭,从而改良一个社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这样,阅读就具有了教化的功能,移风易俗的职责,担负起了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就父母而言,应该在家庭生活和游戏中不失时机地进行亲子阅读,把自己的阅读形象投射到孩子的心田中,就阅读而言,父母绝对是孩子的忠实模仿者。在学校里,作为教师更应把对读书的这份热忱倾情传递给学生,不难发现,对阅读的热爱有着巨大的传染性。


创办理想学校,实现教育理想。这是十多年前的教育追梦。

现在更希望是践行一种美好教育:美好教育如同传奇爱情,让人一见钟情,终生不渝。

美好教育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一段美好的历程,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带走的是美好的未来。“世界因我更美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充满自由的存在。

因此,作为学校不能无视生命的个性存在,不应千人一面、整齐划一,一个模子,而应该在充分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真正把个体生命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个性多样、需求多样,决定了学校必须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教育即生长。

叶圣陶对于教育的本质的探索,曾写文《教育与人生》,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生的发展,即教育是为了做人、教育是为了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才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可见作为一校之长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团队。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导学案的运用,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了板书或板书随意化。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多媒体还不能完全取代板书,因为多媒体是滚动的,而板书是相对静止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一般比较快,学生记录簿下来。而板书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录和思考。学生看看教师的板书就能了解教师讲课的思路,就能了解教材的逻辑线索,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很注重板书设计的艺术。通过教师的板书也能过看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学生把教师板书的内容记载本子上,课后看着笔记本就能复述该节课的主要内容。


运用自主教学模式,关键是在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进行“教师如何教”与“学会如何学”的转变,在理科教学中表现为如何把教学过程看做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探索现象及本质之间内在的联系过程,即将面向结论的学习变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的过程。


“演课”与“假问题”

在教改中出现的“演课”而非“上课”,是因为假问题充斥课堂。课堂上虽然有很多师生互动,但往往是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到自己预先搭好的教学框架中。这类问题没有启发性和思维性,没有问在关键处,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引导学生高智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另外在有些理科学科中,一些教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传统的实验,忽视真是实验的教学影响,没有正确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贯穿于教学中。


关于少儿阅读

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童书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以童书来沟通童心,可在成人与孩子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儿童幻想文学作家彭懿创作了一部充满童话色彩、想象力丰富的幻想小说《我是夏蛋蛋》。她说:“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一本幻想就是一次想象力的远行。当他说完第一段文字,就已经迈出家门,一个人上路了。这时,你要把他领向何方?这个你,就是我,就是幻想小说作家,幻想小说作家就是少年想象力远行的领路人。”


养成教育,学习上养成哪些习惯?

1、 每天看报的习惯,课间浏览学校报栏,饭后在家(班级、寝室)随时浏览报纸。

2、 每天读一点课外书,并随手记笔记。

3、 每天利用课余练练字的习惯,可以描红,也可临帖。

4、 每次睡前知识“过电影”的习惯:躺在床上临睡前,把当天课堂内容“情景再现”,把刚做过的题目再想一想(温故知新),把刚背的书再回忆一次。

每次做好题目、作业、试卷之后,回看、回想一下,比较一下。反复思维,求同存异。

(编辑:tzf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