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交流资料

交流资料

从经典中汲取写好议论文的智慧

更新时间:2018-08-13 09:01:55点击次数:5128次字号:T|T

从经典中汲取写好议论文的智慧   ——   以苏洵《六国论》为例

要】写出见解独到、鞭辟入里、令人信服的议论文的关键有哪些?从《六国论》这样的古代经典中可以找到答案。议论文写作需要树立三种意识,并且三者兼顾;需要批判性思维,体现其思想深度,鞭辟入里;需要微结构严谨,行文缜密还应情蕴行间,情理交辉。

关键词】三种意识 批判性思维 微结构 情理交辉

       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通常认为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就是好的议论文。但令人困惑的是,一些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的议论文写得并不好。那么,写好议论文还需要什么呢?我们不妨到古代经典议论文中找一找答案。高中课文苏洵的《六国论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议论文佳作,笔者以此名篇为例,剖析一下见解独到、鞭辟入里、令人信服的议论文的关键所在。

       一、议论文写作要有三种意识,三者兼顾议论文写作需树立三种意识,而且应三者兼顾。三种意识是指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论敌意识。作者意识就是清楚自己写作的目的,并清晰有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议论文中的说理是一种双向行为,“理”是“说”给读者听的,这个读者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某类人。在说理过程中,会有三种读者,或认同你,或持反对意见,或中立旁观,不论面对哪类读者,都得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对待之,对认同者,要尊重 ;对反对者也应该尊重 ;对中立者,则要通过“我”的说理让他们理解、接受“我”的主张。特别是劝说别人,更需要有对方意识,说理时一定要努力引起对方的兴趣甚至共鸣。论敌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读者意识,论敌就是争论的对手,特指那些持反对、怀疑态度的人。如果在说理过程中牢固树立论敌意识,就会更多考虑让论敌接受的说理策略,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观点碰撞,才最有价值,最让人信赖,其论证过程也会更严谨。

       《六国论》一文,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论敌意识非常明确,并且三者兼顾,交织在一起。对于六国因何而灭的问题,持不同观点者很多,但苏洵能独辟蹊径,在亮明自己的观点时不忘机智地顺带一枪,既有利于辨明是非,也使行文针对性更强,无懈可击,更具说服力。如作者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振起全篇,而其中的“兵不利,战不善”则明显巧妙引入论敌观点,以一个“非”字进行否定,力排异议,义正词严,气势恢宏,使作者“弊在赂秦”的“主张”更鲜明。如果仅以“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开篇,简则简矣,虽也很有气势,但论争性全无 ;如果把“非兵不利,战不善”置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之后会怎样?读一读就会明白,语意不连贯,画蛇添足,气势也不足。接着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中的“力亏”是作者强有力的论据。紧接着,借论敌的口吻,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又非常尖锐的问题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既是了解六国史的读者不能释怀的疑惑,也是论敌反戈一击的杀手锏,接着作者从容而犀利地回击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很显然,“曰”之前省略了主语“我”,“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否定铿锵有力,一锺定音。再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合理推论,着一“盖”字,分明地表达出对读者和论敌的尊重,解疑答难绵里藏针,舒缓中带着自信。最后作者强化自己的观点 :“故曰 :弊在赂秦也。”由此可以看出,《六国论》的作者意识、读者意识和论敌意识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因为三者的高度融合使得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缜密,令人信服。

       、议论文写作需要批判性思维,鞭辟入里议论文写作中三种意识的展示最能体现作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指从实际出发,善于以理性和开放的姿态,根据客观标准和规律评定事物真实的价值,以形成有充分根据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合理判断,是指向反思性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一方面要对他人的言论或做法做认真细致的审视、质疑,并做出分析、评估与判别;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的看法或做法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视与质疑、分析与评估,通过与他人意见或做法的比较,吸取合理要素,综合成新的更全面系统完善的观点或做法。

       《六国论》中处处展露出作者批判性思维的光芒。尤其是在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之后,笔锋一转,以“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将论述重点转向“不赂者以赂者丧”。其中“何哉”之问就展示了作者的智慧,既是自我审视与质疑,也是提醒读者思考 :原本也很强大的齐国为什么竟不能自保呢?原因就在“与嬴而不助五国”。表面上看,齐国依附秦国,对五国的坐视不救是自保之法宝,其实是在走自取灭亡之路,因为五国既丧,齐孤立无援,亡则必然。作者对齐的自作聪明实为自掘坟墓的分析扼要而合理,更具理性力量,令人信服。作者在“批判”时也很讲究分寸感,如“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的“惜”字,情浓而判断合理 ;下文的“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用“且”字,对分析的视角进行转换,使行文摇曳多姿。作者在“批判”中不断拓展思路,让所言之理无懈可击。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则拓开一笔,提出合理假设并推导出结论,不赂秦未必灭亡。说理犀利,鞭辟入里,在深沉的批判中将前车之鉴的沉重和对后事之师的告诫流溢于字里行间。从行文上看则更进一层,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高度吻合,也使“弊在赂秦”的道理更加透彻。

       好的议论文必须有巨大的理性力量,理性以判断、推理构成严谨的思考体系,具有冷静、自信、全面、辩证的特点,可以避免因感性造成的表面化和极端化。《六国论》的批判性思维既表现出作者的睿智,又体现出其思想的深度,能够唤起读者的美感,启发论敌进行自我反思。

       三、议论文写作须微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所谓微结构是指与全文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片段,一般是几句话构成的自然段。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应该有多个这样的微结构。好的议论文其微结构应该是严谨的,行文也很缜密,如《六国论》开头一段就是典型的微结构。“六国破灭”和“弊在赂秦”之间是因果关系,“六国破灭”是果,“弊在赂秦”是因,由果溯因。“非兵不利,战不善”是双否定句,具有论辩性质,强化作者的观点——“弊在赂秦”。而开篇的“六国破灭”紧扣文题,“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反后正,观点鲜明,这句话采用传统的四字句,简短有力,言简意赅,与文章学传统中“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高度吻合,为文章的中心论点。第二句用判断句指明“赂秦”的直接后果,即“力亏”而亡国,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分论点。而第三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为虚拟设问,第四句直接回答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此句是文章的第二个分论点。第五句既是承上而来的结论,又呼应了文章开头。

       从结构上看,五句话分三层,第一层提出论点,第二层提出两个分论点,都有力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层结论。句与句之间,意思连接而条理井然,思路缜密,完全可以把这一段视为浓缩的一篇议论文:第一句属引论,中间三句是本论,末句是结论,即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行文非常典范。写议论文时对微结构安排就应该追求这样的严谨。下文就紧扣微结构中“赂秦者”和“不赂者”两个分论点分别展开,在具体论证中同样体现了微结构的严谨。这篇文章在追求完美的微结构上具有典范性。

       四、议论文写作需情蕴行间,情理交辉好的议论文一定是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的。不过议论文中的情感表达,却很少是激情澎湃的,而是蕴含于字里行间的,随着文意的推进,才益见明朗。也有一些议论文是通过修辞来传情达意的,如采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或特殊句式等。好的议论文在“情”的处理上十分讲究,努力追求情因理发、情助理明、情通而理达的效果。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史论的特点就是借古喻今。《六国论》旨在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中的悲情分量是可想而知的。在作者看来,六国破灭是历史的悲剧,如果大宋王朝不以之为鉴,很有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国将不国。作者是怀着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患之情完成此文的,但并不是情绪化表达,而是以理服人、情蕴行间。由“弊在赂秦”与“弊在赂秦也”的一字之异可窥一斑。有无“也”并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一字千金。初看“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常见的表确定语气的语气词罢了 ;细细品味会发现这里的“也”非同寻常,有着强烈的抒情性,不仅重申了论点的毋庸置疑,更是巧妙地表达了苏洵对六国破灭的沉痛、叹惋之情,流露出对宋朝当政者训诫、警告之意。起句的“弊在赂秦”是提出中心论点,又与“六国破灭”形成整句,鲜明简练,气盛意足,毋庸置疑,如果加一“也”字,只是与前面的“非”呼应,表简单的判断语气,既不能体现咄咄逼人之势,也不能清楚地表达强烈而复杂的情感。而此段最后的“也”却是一番论辩之后的自信结论,情蕴其间,情理交辉。但随着文意的推进,抒情愈来愈明朗化,如《六国论》其后所言“暴秦之欲无厌”“呜呼”“悲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等文字,可谓字字含情,情悲而理壮,理深而情浓,情理呼应,振聋发聩。读后,叹惋之情油然而生,教训之惨,刻骨铭心。而这些情感的迸发,之所以水到渠成,全在于前文“弊在赂秦也”中“也”字所做的情感暗示。“弊在赂秦也”之“也”与“呜呼”“悲夫”一气贯注,情脉相通,情切而理盛。写作的本质是智慧思考,灵性表达。写作过程必须体现出一种创造的精神和审美的灵性,展示个性、人格。苏洵的《六国论》就是智慧思考,灵性表达之经典,教学时,教师可有意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汲取其智慧,以帮助学生领悟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编辑:tzfhys)
  •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 下一篇:孔子